论坛>上海科技管理学校>商业学校>一个人真正觉醒了,万事可放下

一个人真正觉醒了,万事可放下

2025-04-22 19:22:10

  2014年,在杭州的拍卖会上,一幅仅有两个字的作品,被拍出了471万元的高价。

  这幅作品,就是弘一法师所作的《放下》。

  为什么这短短的两个字,竟然如此值钱?

  除了书法上的造诣,更主要的,是这两个字暗藏的深意。

  弘一法师前半生,有过风光时期,也经历过至暗时刻;有过刻骨铭心的感情,也尝过曲终人散的痛苦。

  在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甘苦之后,他在39岁时,终于大彻大悟,看破红尘,毅然出家为僧。

  随后在杭州虎跑寺,写下了这幅作品。

  他借此告诉世人一个简单却深刻的道理:

  人一旦学会放下,就会慢慢开始觉醒。

1

放下对名利的渴望

  古人云:“求名之心过盛必作伪,利欲之心过盛则偏执。”

  人一旦陷入名利的大网中,就会被名利所困,失去本心。

  弘一法师年轻时,也曾看不破这一点。

  他出身于钟鸣鼎食之家,父亲曾以进士身入仕途,后通过经营盐业,挣得了一份很大的家业。

  为继承光大进士门楣,他长大后,也“甚热衷于科举功名”。

  然而,才华横溢的他,却在科举之路上屡屡受挫。

  18岁时,他参加了儒学考试,惨败而归。

  苦读一年后,他再去应试,依旧名落孙山。

  接连的失利,让他郁闷不已。

  他非但没有放弃,反而更加勤奋努力,誓要出人头地。

  但后来,他家出了一系列变故,他不得不中止考试,带着母亲四处流离。

  可即便这样,他也依旧没有放弃科考。

  待他和母亲稍稍安顿下来后,他就又满怀信心地投身考场,结果还是不中。

  这一次,他才终于看清:科举已经不可能成为自己的出路。

  于是,他放下了对功名利禄的执着,开始学习自己感兴趣的新式学科。

  之后,他东渡日本留学,接受了很多新式文化。

  在西方戏剧、文学、音乐等诸多领域,都有了很深的造诣。

学成归国后,他不仅当上了高等学校的讲师,还成为知名的艺术家。

弘一法师曾说:“执于一念,将受困于一念;一念放下,会自在于心间。”

  很多人之所以活得痛苦迷茫,就是因为执着于名利欲海。

  但再高的声名,也填补不了我们内心的空虚;再多的利益钱财,我们死后也带不走分毫。

  既如此,又何必为了这些外界的东西,背弃我们的本心呢?

  扔掉欲望,是另一种获得;放下执念,何尝不是另一种拥有。

  当你真正看开了,你就会放下名利,专注于自己当下的生活,心灵也会得到真正的自由。






还能输入140
发表评论,请先登录!
|

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正在加载中,请稍等...

返回顶部
主题管理
置顶
删除
加精华
修改
打气
屏蔽
转发
禁止回复
过户